宁波一法院推圆椅互助会:10余嫌犯分享心底故事

2013年09月30日02:04  现代金报
缓刑犯围成一圈互诉心声 通讯员供图 缓刑犯围成一圈互诉心声 通讯员供图

  昨天上午9点多,海曙区人民法院的九楼多功能厅内发生了这样别开生面的一幕:十几个人围坐成一个椭圆形,在一位“导师”的鼓励和指引下,每个人开始依次发言,把尘封在心里的往事和之前不愿提及的过去,跟大家分享。   

  别开生面的“圆椅座谈”,这到底是互助会还是做瑜伽?

  这次活动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,宁波大学心理系老师贺豪振特意提出,不需要一般座谈会时必须用到的桌子,因为桌子会把人与人分隔开来。

  活动开始后,贺老师让大家以一个最舒服的姿势坐好,他开始用低沉的声音描述一条小溪。记者不禁怀疑,这到底是互助会还是做瑜伽?

  按照贺老师的解释,每个人的生命如同一条溪流,在前进的过程中难免磕磕碰碰,或许撞击到坚硬的岩石,或者停滞于泥泞的洼地,但随着周围各个支流的汇聚,总有一天,小溪流会奔向大海,成为壮观的波浪。轻轻的声音,温婉的语气,略带一点“催眠疗法”,慢慢地,大家放开了心怀,紧锁的眉头也逐渐舒展开来。

  每个缓刑犯都有不为人知的故事,他们更多是一时被迷惑

  记者注意到,这些缓刑犯真的只是不懂事误入歧途的孩子,在贺老师的指引下,他们开始诉说心事。

  男孩小李(化名)因读书不好,早早地在社会上“混”,结识了一帮所谓的哥们。身上的钱花光了,一群人提议去抢路人手机,他也傻乎乎地跟着去了,最终因抢劫罪被海曙法院判处缓刑。

  另一名女孩小春(化名)的经历让人惋叹。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因事故去世了,上面还有一个哥哥。父亲去世的赔偿金供哥哥读了大学,而她自知家里经济条件有限就主动退学去打工,还把打工挣来的钱寄一部分给哥哥当生活费,以减轻母亲独自持家的艰辛。后来她在一家理发店打工时认识了几个老乡,当她们提议去商场偷东西时她觉得这样来钱快,也跟着去了。小春说,自己从看守所出来的第一时间,就给母亲打了电话,结果得知她待在看守所的这段时间,母亲一直在医院生病打针,于是她瞬间泪奔了。

  要将心理“引导”和“互助”进行到底,这还只是个开始

  海曙法院刑庭的王法官告诉记者,法院自今年5月份成立“曙光心理工作室”以来,一直和宁波大学心理系几位老师一起探索心理矫治的新模式,对法院而言,举行这样的活动是创新帮教的形式,也是以往定期对缓刑少年进行回访、恳谈的补充。自闭会让缓刑少年们产生更多的孤独感和隔离感,这就好比是把自己封在一个刺猬壳里,如果不走出去,始终不会见到阳光。

  贺老师表示这次活动只是一个起点,少年们的表现依然有些拘谨,大部分时间都依靠他在引导。他希望在以后的“互助会”中,他们能够更好地互相倾诉,把自己这些年来的心路历程说出来,并从此走上一条新的人生道路。而这需要一个长期的坚持过程,最好是固定的人在固定的时间过来参加,相信效果会一次次地变好。

  通讯员 李义山 记者 朱琳

(编辑:SN098)
分享到:
保存  |  打印  |  关闭
猜你喜欢

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

  • 新闻董良杰炮制谣言与薛蛮子合作推广被刑拘
  • 体育中超-洛维2球鲁能3-0 恒大延缓夺冠 视频
  • 娱乐金鸡黄晓明张国立获影帝 赵薇同性激吻
  • 财经北京CBD房价:80平要不吃不喝工作40年
  • 科技三星否认黄金版Galaxy S4抄袭苹果
  • 博客悦博专题:该怎样对孩子说“性”?
  • 读书皇帝强奸幼女如何变"千古佳话"
  • 教育小升初揭秘:共建生背后不为人知的事实